法國古典畫家----安格爾
安格爾 Ingres (1780-1867)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出生於蒙托邦,父親是裝飾雕刻家、皇家美術院院士,自幼受到家庭良好的藝術教育,6歲時進教會學校學習繪畫音樂,9歲時畫的素描頭像已顯示出超群的才能。爾後進入當地的繪畫雕刻學校學習,當他第一次見到老師給他們看拉斐爾《椅中聖母》臨摹作品時,激動得流下熱淚,這個印象決定了他的日後藝術追求和命運。 17歲的安格爾經格羅介紹入大衛畫室學習,由於成績優異使拿破崙免了他的兵役,19歲時升入美術學院。 1806年因獲得羅馬大獎而赴羅馬法蘭西學院學習,四年期滿後不願回法國,因為他的古典主義傾向作品在巴黎歷遭冷遇,因而繼續留在羅馬研究古代藝術遺跡,成為意大利古典藝術的崇拜者。 40歲的安格爾移居佛羅倫薩,四年後由於為故鄉畫了一幅《路易十三的誓言》而回到巴黎,意外地受到歡迎並被選入皇家美術院院士,可悲的是他的古典主義風格作品仍遭冷遇,無奈再度回到羅馬,他說:“巴黎對我有敵意,我決心離開這裡,尋求安寧,我爭取到了做羅馬學院院長的任命,去代替維爾涅。”61歲的安格爾在羅馬的藝術活動取得成功,這次載譽回到巴黎,法國政府為了彌補過去對他的冷落,這次組織了有426人參加的盛大宴會,還受到法王的歡迎款待。 68歲那年他獲得第二共和國美術委員稱號,且成為沙龍評審委員之一,掌握了美術評選大權,在美術界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 70歲時榮任皇家美術學院院長,還獲得元老院參議員的稱號,故鄉贈給他黃金花冠,安格爾的晚年是在光榮和輝煌中度過的。
安格爾追求一種永恆的、純粹的美。對藝術形式進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認為最美的線條是曲線,最美的形體是帶圓弧形的形體。因為柔和的圓弧線在人的心理視覺上不受任何阻力,故能引起舒適的快感。安格爾在女性裸體上找到了這種理想的典型,所以大量描繪圓潤飽滿富有曲線美的女裸體。他常常描繪各種浴女或東方情調背景下的女人體,這些人體有著潤澤的肌膚,富於肉感的形體,帶有較濃厚的異國情調。例如《泉》、《大宮女》(1814),《土耳其浴室》(1863)等,在這些女性人體作品中寄予了他所有的古典理想美,他還認為“素描包含了色彩以外的一切”,曾說,“素描是真正的藝術,”他十分重視素描,較看輕色彩,在作品中著眼於線條和素描關係的悉心研究。他的油畫突出表現在有嚴謹的素描關係和形體結構,筆法細膩,畫面光潤潔淨,有令人驚嘆的優雅效果。總之安格爾認真學習和繼承傳統的古典主義藝術,在素描、形體、線條等造型手段方面加以發展,成為古典主義藝術的集大成者。人們公認他的藝術是傳統古典藝術的結晶和最高成就。
安格爾最重視和強調的是歷史題材的繪畫,因為古典主義把題材分為幾等,其中歷史題材是最重要的一書,其次才是肖像、風景、人物和風俗畫等。不過安格爾在歷史題材方面的成就不大。他最擅長的還是肖像畫,他的肖像畫極其精緻細膩,刻畫深入、細節豐富,構圖嚴謹考究,人物的表情和性格的刻畫都相當富有吸引力,再加上他那精湛的油畫技藝,令其肖像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就連那些不贊同安格爾藝術觀點的人也不得不為他那嫻熟的技巧所吸引。他的著名肖像畫有《貝爾坦先生像》、《穆瓦特西埃夫人像》等。儘管安格爾非常崇拜並極力維護古典主義藝術原則,追求嚴謹的構圖,準確的造型,微妙的明暗變化,清晰的輪廓,精細的用筆等。但從他的大量作品中可以看到,其藝術實踐同他所一心追尋的古典藝術原則並不完全一致。例如他在《土耳其浴室》、《大宮女》等作品中表現出對異國風情的好奇心,對東方題材和中世紀傳奇故事的極大興趣。這實際上正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浪漫主義的情調。他的作品還常常帶有較多的個人色彩和不符合古典規範的誇張變形,如《大宮女》中拉長的脊背,可見安格爾所倡導的古典主義,由於時代的變通,已不可能同拉斐爾或普桑時代的古典藝術原則完全一致了。 19世紀初的新古典主義不僅帶有這個時代的印跡,而且帶上了更多的藝術家個人風格的追求。這一幅具有東方情調的裸女像,是安格爾28歲時在羅馬創作的。因這幅畫為瓦品松收藏,故得此名稱。畫家以敏銳的觀察力,從這位豐潤女子的背部看到了令他激動不已的美,那就是常人所看不到的微妙的曲線和色調變化,半明半暗光色在這個柔嫩的背部微微變化著、浮動著。他以垂掛著的綠色長簾,白色的佈單,紅白相間的花格頭巾裝飾襯托淺黃色調的人體,具有莊重、典雅、純潔的美感。使觀者視覺所至一切環境飾物與人體構成一首和諧的交響樂曲。